建筑工程垃圾里的成分很雜亂,有混凝土、鋼筋、木料、磚、玻璃等其它有機物,需要經過初步分揀,回收當中的鋼筋和木材,在把磚石和混凝土等破碎成滿足需求的建筑骨料,在經過篩分,除去里面的雜質,最后形成規格的建材原材料。然后按照比例分配加入其它輔料,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進行攪拌,最終形成不同建筑和道路的建設產品,這些產品完全可以代替一般的原材料來進行使用。建筑垃圾處理設備的處理方法需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。
從人員技術方面:技術人員要熟悉圖紙,實施現場監管,做好各道工序的驗收,做好建筑材料的預算,減少由于過剩的建筑材料轉化為建筑垃圾的概率。操作人員要尊重建筑工人,建立健全的制度,讓工人們認識到浪費建筑材料對個人及整個社會的危害性。材料員要嚴把質量關,多與施工治理人員溝通,認真審批進料單,幸免材料進料過多而造成的浪費。堅決杜絕偷工減料、以次充減少不必要的維修、加固甚至重建工作。
從治理方法方面: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。不同結構形式的建筑工地,垃圾組成比例略有不同,而垃圾數量因施工治理情況的不同在各工地差異很大。如采納商品砂漿,將鋼筋制作外包給專門的鋼筋加工中心,就能大大減少混凝土這種建筑垃圾和廢鋼筋的產生。可以采納分包的方式將單項工程承包給個人,承包者為了保證效益就會想辦法降低建筑垃圾的產生。
從施工工藝方面:減少建筑垃圾。采納可以循環使用的鋼模板代替木模板,就能減少廢木料的產生;采納裝配式代替現場制作,也是減少建筑垃圾的好辦法;采納產業化的生產方式,房屋的構件可以在工廠批量生產,減少了傳統施工現場的各種不穩定因素,可以節省建筑材料,減少建筑垃圾。
推廣綠色建材。采納GHB機質輕骨料砼隔墻板、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塊、鋼絲網架水泥聚苯乙烯夾芯板、石膏空心砌塊等,均可以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。
由于全國各地政府對垃圾污染意識越來越強烈,再加上國家大力宣揚環保理念,社會產生的各類垃圾已經由以前單純的填埋,現逐步轉為“處理+資源再利用+焚燒填埋”這一新的處理模式。
國內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將垃圾處理的事項提上日程,甚至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規定。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,此意識越發強烈。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進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,科技與政策的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環保事業的進展。